来源:CITICS债券研究
5月PMI继续释放经济基本面偏弱信号,生产效益下滑,小型制造业企业承压。往后看,预计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必要性会有所增加。海外方面,美国衰退担忧再起、全球避险情绪蔓延,中美国债利差走阔下汇率压力边际减弱,我国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空间也逐渐打开。下周OMO+MLF到期量为9930亿元,巨额到期压力下,我们认为央行有可能采取定向降准对冲,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落在3.2%-3.6%的区间的判断。
5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4%,预期49.9%,低于前值和预期0.7%和0.5%;非制造业PMI为54.3%,与前值持平;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3%,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
高频数据验证5月制造业偏弱,小型企业下滑较多。观察2015年至今发电耗煤数据和PMI的关系,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存在,发电耗煤的同比变动与PMI走势相符程度更高。5月发电耗煤同比下滑18.75%,进一步剔除节假日因素后同比下滑24.4%,从环比角度而言较上月也有所下滑,5月经济活动减速在观察之中。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分别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
需求明显回落,出口受关税影响偏大。5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前值分别回落0.7和1.6个百分点,需求回落幅度较大且跌至荣枯线下,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2.7个百分点,而2018年3月、6月、9月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后该指数仅变动-0.6、-0.4和-1.1个百分点,本次加征对出口的负面影响程度明显更大,或与事件向非关税领域扩展和海外经济仍偏弱有关。
库存周期偏弱,生产效益下滑。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指数较4月分别回升0.2和1.6个百分点,产需缺口收缩,企业边际上看是被动补库存,整体仍呈现去库存特征,验证了我们此前提出的PMI库存变动相对滞后工业企业库存变动的观点。价格方面,5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回落1.3个百分点,低于出厂价格的回落幅度3.0个百分点,盈利效益下滑可能对制造业利润形成拖累。
非制造业仍温和扩张。5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与上月持平,温和扩张延续。整体呈现与制造业类似的需求落、库存升、价格跌的格局。关键行业服务业和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一升一降,但建筑业预期指数和从业人员均上升,对非制造业仍有一定支撑。
债市策略:5月PMI继续释放经济基本面偏弱信号,往后看,预计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必要性会有所增加。海外方面,美国衰退担忧再起、全球避险情绪蔓延,中美国债利差走阔下汇率压力边际减弱,我国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空间也逐渐打开。下周OMO+MLF到期量为9930亿元,巨额到期压力下,我们认为央行有可能采取定向降准对冲,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落在3.2%-3.6%区间的判断。
事项
2019年5月31日,统计局公布5月PMI指数。5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4%,预期49.9%,分别低于前值和预期0.7和0.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4.3%,与前值持平;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3%,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
评论
高频数据验证5月制造业偏弱,小型企业下滑较多
观察2015年至今发电耗煤数据和PMI的关系,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存在,发电耗煤的同比变动与PMI走势相符程度更高。5月发电耗煤同比下滑18.9%,进一步剔除节假日因素后同比下滑约24.4%,从环比角度而言较上月也有所下滑,5月经济活动减速在观察之中。
小型企业融资回落导致景气度下滑。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分别比上月回落0.3和2.0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一季度有明显走高的势头,其原因在于去年持续宽信用见效和政策对于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提供的支持。然而进入一季度后,尽管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仍然是重要的一项政策目标,但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信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能力。由于小型企业目前主要依靠短期贷款融资,因此,在融资受到抑制的情况下,实体端的景气下行在滞后数月后有所体现。
需求明显回落,出口受关税影响偏大
5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前值分别回落0.7和1.6个百分点,需求回落幅度较大且跌至荣枯线下。产需两弱的局面自4月份开始就已经有所体现,5月份的PMI数据更加确认产需景气的下行趋势。不仅如此,在手订单指数也处于较低的位置,未能延续一季度需求旺盛的势头。随着新订单的减少,在手订单也会越来少,生产也将趋缓,三者相互印证,反映出实体需求不足。
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2.7个百分点,主要由于美国政府把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20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的税率由10%上调为25%,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外需。值得关注的是,相比前几次,本次关税税率的调整比新出口订单的影响更大。对比2018年3月、6月、9月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该指数在下月环比仅变动-0.6、0和-1.1个百分点,本次加征对出口的负面影响程度明显更大,或与事件向非关税领域扩展和全球经济偏弱有关。
库存周期偏弱,生产效益下滑
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指数较4月分别回升0.2和1.6个百分点,产需缺口收缩,企业边际上看是被动补库存,整体仍呈现去库存特征,验证了我们此前提出的PMI库存相对滞后工业企业库存的观点。
价格方面,5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回落1.3个百分点,低于出厂价格的回落幅度3.0个百分点。5月国际原油价格有所调整,原材料价格回落;实体经济需求下滑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承压,且出厂价格回落幅度大于原材料价格,说明制造业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非制造业仍温和扩张
5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与上月持平,温和扩张延续。整体呈现与制造业类似的需求落、库存升、价格跌的格局。关键行业服务业和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一升一降,但建筑业预期指数和从业人员均上升,对非制造业仍有一定支撑。
债市策略
5月PMI继续释放经济基本面偏弱信号,往后看,预计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必要性会有所增加。海外方面,美国衰退担忧再起、全球避险情绪蔓延,中美国债利差走阔下汇率压力边际减弱,我国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空间也逐渐打开。下周OMO+MLF到期量为9930亿元,巨额到期压力下,我们认为央行有可能采取定向降准对冲,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落在3.2%-3.6%区间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