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这只百亿分级基金启动转型 不同类份额折算有何风险?这些分级基金也要转】(券商中国):
百亿规模兴全合润待转型,兴证全球基金特别提示了产品风险,首先是二级市场投资者折溢价交易风险。
由于兴全合润分级基金的A份额与B份额分别出现了折价与溢价的交易情况,且后续临近转型期或有可能出现较大变化。如果投资者以溢价买入,折算后可能会因溢价消失而遭受较大损失。
其次是产品风险特征变化。基金折算前A、B份额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A份额相比母基金份额具有预期风险较低、预期收益较低的特征,相反B份额相比母基金具有预期风险较高、预期收益较高的特征。在基金折算后,原A/B份额基金持有人将面临基金风险调整的风险。尤其,原A份额转换为兴全合润混合型基金后,将承担因市场下跌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最后是场内流动性不足的风险。由于基金A/B份额的持有人可能选择场内卖出或合并赎回,导致场内份额数量可能发生较大下降,因此或出现场内流动性不足的情况。
分级基金整改大限将至。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分级基金必须在2020年年底全部完成转型,剩下的时间已然不多。
专业人士提醒,在当前分级基金濒临离场叠加市场震荡行情使分级基金成为市场焦点,一方面部分投资者过热炒作分级B使其处于高溢价状态,另一方面若市场处于大幅下跌可使分级B触发下折风险。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发布分级B基金高溢价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投资者若盲目追高,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险守3200点!A股三季度收官 四季度会怎么走?基金投资该怎么做?】(天天基金):
A股三季度收官 沪指险守3200点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小幅高开,午后集体走低后回弹,但尾盘再度走弱。截至收盘,沪指小幅收跌,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小幅收涨。
截至收盘,沪指报3218.05点,跌幅0.2%,成交额2057.63亿元;深成指报12907.45点,涨幅0.05%,成交额3342.23亿元;创业板指报2574.76点,涨幅0.44%;上证50指数报3232.42点,跌幅0.27%。整体来看,9月份,沪指累计跌5.23%,深证成指跌6.18%,创业板指跌5.63%。整个三季度,沪指累计上涨7.81%,深成指上涨7.63%,创业板上涨5.60%。从申万一级行业来看,休闲服务、国防军工板块上涨超30%,电气设备、非银金融、汽车、板块涨幅超20%,大幅跑赢指数。消息面上,央行发布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内容,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并提出下一步经济金融政策方向。国盛证券认为,会议内容弱化逆周期调节,强调政策的精准性及时效性。这意味着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货币政策环比不再宽松,甚至会有所收紧。对A股影响中性偏负面。
华鑫证券认为,A股继续维持缩量震荡整理,基本复合判断,节前由于情绪层面的低迷,市场很难有大的表现,加之长假外围不确定性的预期,所以指数也面临较强的抛压力量,这使得行情整体呈现出的特征就是萎靡。
节后行情会怎样? 流动性合理充裕坐实,降准预期仍存。日前召开的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三季度例会提出,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这实际上打消了近期市场对流动性缩紧的担忧。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四季度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的压力仍然较大,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中还需要较大力度的信贷支持。为缓解银行体系的中长期流动性压力,在通过MLF调节的基础上,在适当时点结构性降准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并且必要。
西部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团队分析师王红兵建议持股过节。王红兵表示,每逢国庆长假前,市场震荡走平或走低的概率较大,本周没有跳出历史统计规律;同样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往往节后市场会有较大概率回升。短期科技、大消费板块配置价值或将减弱,但中长期持续看好上述板块表现;短期低估值的制造、地产金融周期板块会更具机会。
建信基金指出,展望后市,维持震荡市判断,且认为市场调整已经进入后半程。我们认为随着下半年经济逐步恢复,处于历史底部的顺周期行业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批优秀公司脱颖而出。相对看好消费复苏、产业升级等主线,重点关注光伏和新能源车、面板和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银行等板块。
1、继续看好9-10月消费电子行情(苹果产业链)。看好消费电子,半导体预计受到外部环境扰动及大额解禁的影响,尽管半导体板块暂时企稳,半导体行业受到大国关系的影响正在逐步发酵,仍需要进一步观察。其他子领域需要看到更明确的景气指引或者显著下调带来配置机会。依然看好明年半导体行业景气回暖。
2、看好新能源汽车。欧洲主要国家在疫情后更加强调通过刺激绿色行业进行经济肤色,增加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欧洲电动车月度注册量快速恢复。下半年国内电动车产销量将同比转正,国内外进入增长恢复共振阶段,景气度维持高位。
【主动权益基金仓位与行业配置跟踪:食品饮料持仓直追生物医】(财通证券):
(以下内容从财通证券《主动权益基金仓位与行业配置跟踪:食品饮料持仓直追生物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市场整体仓位:截止2020年9月28日,全市场2873只主动权益基金(不含股票多空型),根据财通金工主动权益基金仓位测算模型,主动权益整体仓位81.00%,其中指数增强型平均最高93.91%,股票型90.95%,偏股混合型87.32%,灵活配置型整体仓位不高仅为67.55%,平衡型最低仅为58.21%,虽然上周整体市场经历了一个小幅度的降仓调整,但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仓位和各类型仓位仍然在高位运行。
当前行业配置:尽管当前整体仓位较高,但行业配置上分歧巨大,经过连续几周的大幅下探,部分行业减仓明显,其中前三大重仓行业为医药生物15.59%,食品饮料14.56%,电子6.06%,后三大行业依次为,钢铁占比仅0.25%;采掘占0.23%;建筑装饰0.19%,除食品饮料明显加仓1.73%外,其余行业与上周相比均有差距不大,唯独医药生物减仓1.92%,电子减持0.74%较为明显。
行业历史配置: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的整体仓位保持了一个平稳的较高仓位,灵活配置型基金整体上呈现小幅加仓趋势,平衡型呈现一个先小幅加仓后再逐步减仓,目前来看8月下旬后市场逐步减仓是明显的。首先是一直饱受机构青睐的食品饮料,由于一季度疫情原因(主要是白酒)消费受阻,机构顺势减持,同时加仓医药生物(疫苗,口罩概念股),医药在4月底出现一波减持高峰,减持至9%左右后,又逆势加仓回升至最高18.46%,8月底受国内疫苗实验消息影响,医药生物近期减持明显,当前持仓下降至15.59%,从趋势来看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减持的趋势。食品饮料则在4月中旬被减持至8.81%后开始震荡回升,目前14.56%,处在持续加仓趋势中。
其次去年受机构中意的电子行业,在经历了去年下半年的快速上行后估值提升至历史高位,今年以来业绩逐渐兑现,机构从年初开始一直持续减持,从年初最高占比12.92%,减持至今6.06%。
风险提示:本报告数据均来源于公开数据,可能会因统计日期和统计口径的不同而有差异。